7月15日,中國隊球員柴燚楠在比賽中投球。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
“這樣(對手先弱后強)的賽程安排,實際上是消耗戰。作為投手,我的任務是爭取能少投一球就少投一球,能提前讓比賽結束就絕不拖延,最大程度保存全隊體能,為后面與強隊的比賽做準備。”柴燚楠賽后對新華社記者說。
柴燚楠出生于2001年,小學三年級時,適逢中國壘球協會“換個活法”,逐步形成以國家隊建設為主體,打造慢投壘球(高拋投球降低擊打難度)引大眾、軟式棒壘球(簡化規則和軟化器材)進校園的“一體兩翼”發展思路之際。柴燚楠搭上“時代列車”,與壘球項目結緣。
“我打過軟式壘球,而且剛開始接觸壘球時因為個子比較高,就是投手,后來打過一些其他的位置,不過最后兜兜轉轉還是當了投手。”柴燚楠說。
足球圈里有句話,“好的守門員能頂半支隊”。在壘球項目中,投手對比賽勝負歸屬的影響程度甚至可以超過70%。
“只要投手不丟分,你的球隊就不可能輸球。只要我的隊伍中其他場員打下分數來,我們就贏了,”柴燚楠說:“當然,投手也意味著責任,我們教練經常提醒我說,場員偶爾失誤一兩次,可能問題不大,但投手一旦百密一疏,就可能讓球隊直接輸掉比賽。”
柴燚楠在比賽中。組委會供圖
為了當一名合格的投手,柴燚楠經歷了多年的艱苦訓練。她告訴記者,與其他位置相比,投手每天的訓練幾乎都是在不斷地重復著一個動作,面對枯燥的訓練,有時候她覺得自己像是一名孤膽英雄。
不過,等到真站在場上時,她又覺得自己其實并不孤獨。“在場上是我們9個人一起對抗對面的1個擊球員。隊友們經常對我說,柴燚楠只要一上來,我就相信這一場我們一定能拿下。隊友的期許也帶給我很多信心。”柴燚楠說。
15歲就入選國家隊的柴燚楠曾跟隨以國家隊陣容為班底的北京首鋼金鷹女壘赴美國訓練比賽。談到這段“留洋”經歷,柴燚楠說她真正領教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2019年,中國女壘在亞洲/大洋洲奧運資格賽中未能通過“8隊爭1票”的考驗,無緣東京奧運會。作為當時隊中年齡最小的運動員,柴燚楠說:“我當時就想,如果我要是再強一點,可能就能跟那些姐姐打進奧運會了。所以我也是一直帶著遺憾,希望有一天能彌補這個遺憾。”
在洛杉磯奧運會周期,西安女壘亞洲杯是中國隊參加的第一項國際比賽。截至15日,在技術統計方面,柴燚楠在讓對手“三振出局”榜上位列第三,排在頭名的是日本名將勝股美咲。不過,柴燚楠認為雖然受到持續高溫天氣影響,但中國女壘這幾天“越戰越勇”,她已經和隊友們下定決心,要“保二爭一”,到決賽去跟東京奧運會冠軍日本隊“掰掰手腕”。
對已習慣在“非奧項目”的逆境中求生存、謀發展的中國壘球協會而言,他們不想再次錯過“逐夢奧運”的機會,已經立下了“沖進奧運會,沖擊前四名”的目標。
2023年10月2日,柴燚楠在杭州亞運會比賽中傳球,中國隊獲得亞軍。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近日,洛杉磯奧組委發布了第一版賽程,在壘球項目中,全球只有六支球隊能入圍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這讓正在洲際賽場拼殺的中國女壘將士們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談到如何繼續追逐自己的奧運夢,柴燚楠說:“隨著年齡逐漸增長,我下一步首先得練好體能,保證好自己的身體狀態,再就是心智上還要逐漸提升,要能鎮得住場子!”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