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現場。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展覽分為“儀器和技術:繪制宇宙”“大數據的星空”“可持續的太空”“未來:行星之旅”四個部分,融科學探索和藝術詮釋為一體,將宇宙中真實、分散、抽象的數據,通過數字裝置、互動體驗、動態雕塑和前瞻性設計等多種形式呈現出來。這些展品既包含對人類與地球和宇宙關系的思考,又有對宇宙數據和圖像的可視化研究,還有對空間污染治理以及對未來人類太空生存的探索,展示出當代科學研究跨國界、跨學科高度協作的豐碩成果,又從不同維度構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敘事。
其中,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南宋天文圖碑拓片》呈現了這塊碑的原狀:碑面上半部刻星圖,下半部刻釋文,闡釋天體運行、四季更替、歷法推算等理論。星圖共刻1434顆恒星,還繪有赤道、黃道、二十八宿區線以及銀河的界線。此圖遠比歐洲同時期的星圖更為系統和完整,現代天文學家通過計算機比對,確認其星位與現代星表高度吻合。
展覽現場。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交互裝置《宇宙碰撞》是一套交互式天體物理可視化系統,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望遠鏡采集的約500幅深空影像為數據基礎,借助碟形頂投影、光學增強模塊等技術,使螺旋星云結構、星系碰撞過程等天體現象可視化呈現。觀眾沉浸于重構的天幕空間中,既是一種信息體驗,也是一種沉思,將人類與宇宙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影像《光的考古學》數據取自“虛擬現實宇宙項目”天文數據庫,帶觀眾從地球開始,穿越時空,回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產生之時,直至138億年前神秘的宇宙起點。各種宇宙天體、大尺度的片狀宇宙結構、星星在這里誕生和消亡,刷新觀眾對宇宙歷史的深度理解。
展覽現場。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帶來的影像裝置《星際時鐘》,通過計算地球、空間站、月球、火星與太陽的相對位置關系,模擬同一束陽光,在不同天體上呈現的光影變化,構成一系列“星際時鐘”,讓觀眾感受星際旅行中的時間流逝。
據悉,展覽將于7月3日起對公眾開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三個月。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焦點速遞!“宇宙考古:時空探索”展覽帶觀2025-07-03
- 引領視聽文藝新浪潮 第三屆北京網絡視聽藝2025-07-03
- “宇宙考古:時空探索”展覽在中國國家博物2025-07-03
- 第三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開幕2025-07-03
- 李蘭迪:《濾鏡》的蘇橙橙,是我演過最特別2025-07-03
- 今日播報!“一碗甜水”的20年追尋路——評2025-07-03
- 吉林推動加強夫余國歷史文化研究2025-07-03
- 焦點日報:劉詩昆、多明戈同臺 兩位耄耋老2025-07-03
- 重點聚焦!中亞國家青年學生代表團走進四川2025-07-03
- 何超瓊:愿為黑龍江與世界旅游組織搭建對話2025-07-03
- 暑運模式開啟 這些鐵路福利千萬別錯過2025-07-03
- 短訊!高薪招聘 跨界需求大 畢業季AI人才2025-07-03
- 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到山東戲一次水! 焦點2025-07-03
- 焦點精選!新聞1+1丨全面進入主汛期 關鍵2025-07-03
- 北京未來三天多分散性降雨 最高氣溫超30℃2025-07-03
- 當前信息:新聞1+1丨全面進入主汛期 關鍵2025-07-03
- 失序的無人機“飛手”培訓市場亟待監管|快2025-07-03
- 微信表情被“認證”,助小微企業主拿回貨款2025-07-03
- 無人機“飛手”考證熱 果真“培訓包就業”2025-07-03
- 觀點:無人機“飛手”考證熱 果真“培訓包2025-07-03
- 安排近4000萬元 全國總工會為一線職工、戶2025-07-03
- 每日速看!安排近4000萬元 全國總工會為一2025-07-03
- 看熱訊:四川盆地西部甘肅南部降雨頻繁 黃2025-07-03
- 黑龍江省特色文化旅游推介會開展60多項配套2025-07-03
- 黑龍江省特色文化旅游推介會開展60多項配套2025-07-03
- 廣東63個高溫預警生效 廣州啟動高溫應急響2025-07-03
- 中國中東部高溫范圍繼續擴大 局地超40℃ 2025-07-03
- 大連公布6起產品質量違法典型案例 督促生2025-07-03
- 考個“包拿證”的“高考志愿規劃師”靠譜嗎2025-07-03
- “租機貸”變“高利貸”!手機租賃藏了這些2025-07-03